艾滋病

艾滋病

概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病毒特异性地侵犯并毁损CD4 T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感染初期可出现类感冒样或血清病样症状,然后进入较长的无症状感染期,继之发展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前期,最后发生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成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至今尚无有效防治手段,几无救治成功的病例,故被称为超级癌症。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1.流行特征  自1981年在美国报告首例AIDS患者后,截至2003年底全球已有19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估计全球累计已有6900万人以上感染了HIV,已有约2700万人死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男女比例已接近1∶1。回顾性调查发现,在保存的非洲中部国家1959年的血清中检测到本病病毒的抗体,20世纪70年代末已有本病发生。
    目前全球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流行仍以非洲为主,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如博茨瓦那最为严重。昔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HIV感染率已趋于下降,而亚洲地区的感染率和发病率近年迅速增加。多数HIV感染者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流行较严重。专家估计,全球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重灾区有可能从非洲转向亚洲。
    中国内地1985年6月发现首例外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85年至80年代末的散发期,90年代前半期的局部流行期,和90年代后半期至今的快速增长期。据估计目前每年大约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截至2003年底全国累计感染者估计已达84万人以上,其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约8万。以云南、新疆、广西HIV感染率较高,该三省主要是通过静脉注射毒品的方式感染,河南省的感染人数也相当多,主要是由于不洁方式非法采、卖血浆和鲜血,导致集体感染。其他省、市、自治区呈散在分布,感染途径呈混合型。从全国来看,感染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男女之比约为3∶1~4∶1,但女性感染者呈上升趋势。
    2.传染源  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无症状HIV感染者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具有传染性。已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宫颈黏液、唾液、眼泪、脑脊液、乳汁、羊水和尿液中可分离出HIV,但流行病学研究仅证明血液和精液有传播作用,乳汁也可使婴儿受感染。
    3.传播途径  本病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但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已证实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下述四种。
    (1)性接触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传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包括阴道性交、肛门性交和口交)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乘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所以肛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虽然我国目前经性接触途径感染HIV的比例较低,但由于我国目前卖淫、嫖娼等丑恶现象相当严重,且为隐蔽或半隐蔽的状况,缺乏监管,因而通过性接触途径感染HIV的危险性正在增加,不容忽视。
    (2)血液传播:通过血液交换导致HIV传播很广泛,血液交换的量从微量到大量,故又可将其分为注射传播及血源传播:①注射传播:静脉注射吸毒者之间共用针头或注射器;医院消毒隔离措施不严或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或口腔科器械,造成医源性传播;医护或科研人员意外地被HIV污染的针头、手术刀或其他物品刺伤等均可造成传播。在我国HIV感染者中,多数是通过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而感染的。②血源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鲜血、血浆或其他血制品,如血友病患者经常输入因子Ⅷ,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经常输血等。在我国中部一些地区,因不规范和非法采供血活动,造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传播,感染者多呈以村或家庭为单位的高度聚集状况。
    (3)围生期传播:感染本病的孕妇可在妊娠期间通过胎盘将HIV传播给胎儿。在分娩期,由于胎盘血及阴道分泌物均含有病毒,可使新生儿受染。约1/3的儿童是在出生后通过与受染母亲的密切接触中被感染。据报道HIV-1的母婴传播感染率为30%~50%,而HIV-2的母婴传播感染率较低,不到10%。可能与感染者血中HIV-2的滴度低于HIV-1有关。
    其他少见传播途径还有经破损皮肤、牙刷、刮脸刀片、口腔科操作以及应用HIV感染者的器官移植或人工授精等。
    目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传播途径国外主要以性接触感染为主,包括同性和异性性乱人群间的性接触;而国内则主要以静脉注射吸毒感染为主。据报道,我国以静脉注射吸毒感染的约占68.7%,经采供血浆途径感染占9.7%,经性接触传播占8.1%,经输血或血制品传播占1.5%,母婴传播占0.2%。还有约13.5%的感染者传播途径不详,主要为流动人口。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由于我国吸毒人群以广西、云南、新疆等较多,且已遍及全国,多共用针头或注射器,造成互相间传播;而性乱人群(主要指妓女和嫖客)的HIV感染率较低,因而目前我国经性接触的感染率仍较低,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但如不采取有力措施,经性接触的HIV感染率有增加的趋势。
    4.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与个人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及社会因素的影响等有关。成人高危人群包括:静脉注射吸毒者,同性恋、性滥交或卖淫嫖娼者,血友病或经常接受输血、血制品患者,器官移植者,非法采供血者。发病年龄主要为40岁以下的青壮年。中国由于多种原因,女性HIV感染人数的正在逐年增加。

病因

病因:自1981年美国报道发现一种能对人免疫系统产生破坏力的反转录病毒后,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Montagnier等首先分离出一株病毒,当时命名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ymphadenopathy associated virus,LAV)。1984年美国Gallo等又从1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活体组织中分离出病毒,命名为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Ⅲ型(HTLV-Ⅲ),同年Levy又分离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病毒(ARV)。经鉴定证明这些病毒为同一病毒,归入反转录病毒科。随后于1986年7月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其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RNA病毒,可在体外淋巴细胞系中培养,属反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慢病毒属(Lentivirus)。迄今已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有两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型(HIV-2)。
    1.HIV-1  起源于中非,扩散到海地、欧洲、北美及全世界,它选择性地侵犯CD4 T淋巴细胞和单核-E噬细胞亚群,也能感染B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及骨髓干细胞,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主要毒株。
    
    (1)HIV-1的形态及结构:电镜下观察HIV-1呈圆形颗粒,直径约110nm。病毒外膜由两层类脂组成,它系新形成的病毒从人的细胞芽生至细胞外时形成,既有病毒蛋白成分,也含有宿主细胞膜的蛋白质。锚定在外膜上的外膜糖蛋白(Env)由三分子的球状物gp120和三分子的主干gp41组成,gp120呈球形突出于病毒包膜之外,gp41与gp120相连,另一端贯穿病毒包膜。包膜内是呈钝头圆锥形的核,位于中央,核壳蛋白是p24。核内含两条完全相同的单链病毒RNA链、Mg2 依赖性反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等成分。在病毒的外膜和核壳之间,有一基质蛋白P18,见图1。
    (2)HIV-1的基因组及其功能:HIV-1病毒基因组长约10kb,两端各有一个称为长末端重复(1ong terminal repeat,LTR)的RNA序列,长约634bp。LTR含调控HIV基因表达的DNA序列,可控制新病毒产生,能被宿主细胞或HIV的蛋白所触发。HIV-1病毒基因组还含有3个基因,包括3个结构基因和6个调节基因(图2)。
    3个结构基因是gag、pol和env。gag基因(310~1869bp)编码病毒核心的结构蛋白,产生1个分子量为55×103的前体蛋白(p55),裂解后成为4个较小的蛋白成分:P18、P24、P9和P7,它们共同构成的病毒的核心蛋白结构。pol(1629~4673bp)基因编码一个较大的前体多肽,它包括3个蛋白质产物:蛋白酶p13、反转录酶p66/p51和整合酶p31。env(5781~8369bp)编码一个含糖多肽前体gpl60,后裂解为外膜糖蛋白gpl20和跨膜糖蛋白gp41。
    6个调节基因是tat,rev,nef,vif,vpr和vpu,它们可编码一些蛋白质,分别控制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病毒复制和引起疾病。如:tat(5358~5635bp)基因编码分子量为14×103的蛋白质(p14),它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上调HIV-1的表达。rev(4493~4542bp)基因是HIV-1复制所必需的,它可促进未拼接的病毒mRNA从细胞核转移到胞质。对结构蛋白有正调控作用,对调节蛋白有负调控作用。缺乏时,gag和env蛋白不能合成。vif(4588~5196bp)编码分子量为23×103的蛋白质(P23),有了它才能产生具有感染性的病毒体。vpr(5592~5828bp)编码分子量为15×103的蛋白(p15),它有助于转运病毒整合前复合物到胞核,具有较弱的反转录激活作用,可促进病毒蛋白产生。vpu编码分子量为16×103的蛋白质(p13),它可能影响着新病毒颗粒的装配和释放。nef(4970~5043 bp)基因编码分子量为27×103的蛋白质(p27),可下调LTR表达,降低HIV-1感染细胞的CD4 表达,对HIV复制起负调节作用。
    根据病毒基因的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目前已确定HIV-1有3组13个亚型,即M组的A、B、C、D、E、F、G、H、I、J、K亚型,O组的O亚型,和N组的N亚型;HIV-2也有6个亚型,即A、B、C、D、E、F亚型。HIV-1的M组病毒呈全球性流行,O组病毒和HIV-2则多限于非洲的某些局部地区流行。中国流行的主要为HIV-1的A、B、B’亚型、C、E 五型,某些流行区还有B/C重组株。
    (3)HIV-1如何感染细胞及复制:游离的HIV-1遇到CD4 细胞时,1个以上的HIV-1的包膜糖蛋白(gp120)与靶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紧紧结合,导致gp120分子内部的构相发生变化,使gp120同时与靶细胞表面的辅助受体结合。该受体又分为CC系统,如CCR2、CCR5等及CXC系统,如CXCR4,通常,gp120与CCR5结合感染巨噬细胞,与CXCR4结合感染T细胞。继之,在gp41的参与下,HIV的外膜与靶细胞膜发生膜的融合。随后,病毒核心部分被注入胞质内。尽管CD4 T细胞是HI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但免疫系统的其他带有或不带有CD4分子的细胞也可被HIV感染,其中单核巨噬细胞能隐藏大量的病毒,成为HIV的贮存仓库。部分CD4 T细胞也是一个重要的HIV贮藏库,这些细胞呈一种稳定的、不活跃的形式藏匿HIV。正常的免疫反应能激活这些细胞,导致HIV复制,产生新病毒体。
    近年的研究发现,HIV-1感染CD4 和CCR5 巨噬细胞时如果没有树突细胞特异的HIV-1结合蛋白(DC-SIGN)的辅助,则感染不能完成。DC-SIGN是一种分子量为44×103的树突细胞(DC)的表面蛋白。HIV-1侵入人体后,首先感染DC。这一过程是借助于gpl20于DC-SIGN。的特异性结合来完成的。随后病毒被DC吞噬进入细胞内。DC将外来的病毒抗原加工处理,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细胞,激发抗病毒免疫反应。同时,在抗原提呈过程中,DC与T细胞直接接触,也将病毒传递给了T细胞,造成T细胞的感染。
    在胞质内,HIV RNA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转录成一单链DNA,并以此单链DNA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复制第2条DNA链。这个双链DNA既可以游离形式留在胞质内,并转录成HIV RNA;又能移动至胞核内,也可经HIV整合酶整合进宿主的染色体组DNA,形成“前病毒”。并长期存在于胞核内,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该“前病毒”通过转录产生HIV RNA和mRNA,并被转移至胞质。HIV mRNA翻译产生新的HIV反转录酶、基因组RNA、结构蛋白、调节蛋白、包膜糖蛋白等,并装配成新的病毒体,以芽生的方式萌出细胞外。
    共价整合在宿主细胞染色体内的HIV-1前病毒已成为宿主基因组的一部分,它与宿主细胞DNA一起复制,并遗传至子代细胞。因此,整合的前病毒被永远合成到宿主细胞基因组,或隐匿转录,或高水平表达其基因,而产生大量的子代病毒。
    2.HIV-2  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西非患者中分离出的另一种能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反转录病毒。主要限于西非,但现在已在美国、欧洲、南非、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发现有HIV-2感染病例,我国也有少数病例。最近发现HIV-2有不同株别差异存在。HIV-2的超微结构及细胞嗜性与HIV-1相似。在分子学特性方面,HIV-2与猴免疫缺陷病毒(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相近,与HIV-1的结构蛋白差异较大,尤其是外膜蛋白。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HIV-1相比明显不同,仅40%~50%与HIV-1相似,而75%与某些SIV相似。HIV-2基因组也有gag,env和pol三个结构基因,也可有tat、rev、nef,vif和vpr基因(图2)。所不同的是HIV-2没有vpu基因,而是在其中央区有一个vpx基因(病毒蛋白x),这是HIV-1所没有的,其功能尚不清楚。HIV-2的抗原特性与HIV-1不同,两者的结构蛋白交叉反应最强,而外膜蛋白交叉反应最弱。像HIV-1一样,HIV-2也选择性地侵犯CD4 T淋巴细胞,但它的毒力不如HIV-1强,从感染到发展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所需的时间也要长得多。
    HIV-1及HIV-2在外界的抵抗力均不强。对热敏感,56℃,30min能灭活。一般消毒剂如70%乙醇、0.2%次氯酸钠、5%~8%甲醛溶液及5000×l0-6~10000×l0-6的有机氯溶液等均能灭活病毒。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1.发病原理  还不完全清楚,据目前的研究,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
    (1)HIV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机体感染HIV的初期,HIV致敏淋巴细胞后,可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达HIV抗原成分的细胞可被CTL破坏,HIV被杀伤或清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可在HIV抗体的介导下,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细胞(ADCC)的作用来破坏表达HIV的细胞。这样免疫反应就可清除血循环中部分感染细胞的HIV,并限制HIV感染新的细胞,使HIV感染者长期处于无症状状态。
    (2)HIV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HIV对CD4 细胞(包括辅助性T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等)有特殊的亲嗜性。HIV借助gp120与靶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在gp41的协助下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受到感染。感染后,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异常或缺乏, 阿地白介素(IL-2)等细胞因子产生减少,对同种异型抗原的反应性减低以及对B细胞的辅助功能减低等。T细胞的数量异常主要是CD4 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减少,当CD4 T细胞数量减少至200×106/L以下时,则易发生机会性感染或肿瘤。
    实验证实B细胞的表面有少量CD4分子表达,因而也可能被HIV-1感染。但更重要的是B细胞功能的异常。在感染早期,可出现强烈的多克隆B细胞激活,表现为IgG、IgA水平的升高,循环免疫复合物出现,外周血B细胞增多等;对抗原刺激的抗体反应异常及自身免疫现象;辅助性T细胞功能的缺损可导致持续的B细胞激活;其他的病毒感染,如CMV和EBV感染也是导致B细胞激活的因素之一。单核巨噬细胞既可通过表面的CD4分子而受感染。与CD4 T细胞不同的是巨噬细胞似乎对HIV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的耐受性要强些,更多地起到病毒贮存库的作用。另外,巨噬细胞在携带病毒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感染晚期,单核-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受损。在AIDS患者,这些细胞的某些异常可能是细胞在体内慢性激活的结果,例如:IL-2受体表达的增加、IL-1分泌等。这种慢性激活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毒蛋白或细胞因子的作用,或HIV感染的直接作用等。
    (3)HIV感染致CD4 细胞减少:根据目前了解,其机制可能有以下几种。
    ①免疫反应性损伤:由于HIV感染的主要是CD4 T细胞,当HIV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包括:CTL,ADCC等)持续存在或过强时,即可导致CD4 T细胞减少以至耗竭。
    ②HIV的直接致细胞病变作用:HIV感染可通过其直接致细胞病变作用(CPE),导致细胞死亡。当受染的CD4 T细胞的HIV-env基因呈高表达时,通过包膜糖蛋白(gp120和gp41)的介导,与邻近正常的CD4 T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即合胞体细胞。合胞体细胞一般在形成后48h内死亡和溶解。胸腺及外周血T细胞前体也可由于HIV感染而不能增殖及补充成熟T细胞群。
    ③细胞凋亡:大量研究证实,HIV及其产物均可诱导产生细胞凋亡。gp120/gp41可增加活化的CD4 T细胞的凋亡率。包膜蛋白通过CD4受体的信号传递诱导T细胞凋亡。通过辅助受体CXCR4的信号传递也可诱导其凋亡,这可能是通过p38依赖的信号传递而触发的。
    ④超抗原效应:推测一个病毒蛋白可能刺激并最终耗竭带有特异T细胞受体的CD4 T细胞。
    ⑤无辜伤害:游离的gp120与未感染的CD4 T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使其受免疫攻击,而被无辜伤害。
    ⑥产生减少HIV感染造血干细胞或HIV感染致胸腺功能耗损,而引起CD4 T细胞产量减少。
    (4)HIV抗原变异及毒力变异的影响:由于整合在宿主细胞染色体内的前病毒需借助于宿主细胞的转录和翻译体系进行转录和翻译,因而子代病毒极易发生变异。尤其是病毒的外膜区域。由于HIV-1的复制速度非常快,每天约有1010~1012个病毒释放入血。据估计每10000次转录中有1次错配,则每日约产生107个变异的病毒颗粒。HIV变异株能逃避特异的体液及细胞免疫的攻击。此外,在感染过程中变异株的毒力也在变,毒力不同可能影响疾病的进程及严重性。在感染早期,HIV复制缓慢,不诱生合胞体,系低毒力变异株。而在感染后期,虽然仍无症状,但T细胞数量逐渐减少,且可见到复制快、诱生合胞体的高毒力变异株。
    (5)其他因素的影响:HIV感染常潜伏多年而不发展成AIDS,却可能在某个时候病情迅速进展,此可能与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关。在感染的各个阶段于淋巴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内均可见到HIV(通常是低毒力株)复制,但在CD4 T细胞染色体组中的前病毒却几乎呈静止状态,因而没有造成T细胞的损伤和耗竭。一旦机体受到某些因素的刺激,如毒品、CMV、EBV或其他的病毒感染等,淋巴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被激活,其内的前病毒即开始转录和复制,造成大量细胞的损伤和耗竭。此外,遗传的、行为的、环境的因素也可影响发展成AIDS的速度。例如某些MHC单倍型可能较早发生AIDS,这些MHC连锁的基因簇就可能是AIDS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推测AIDS的可能发病机制是:当某一个体被HIV感染后,在感染初期,机体对HIV产生了极好的免疫反应,高毒力、高表达HIV克隆被抑制或清除,且由于感染的细胞数量尚少,因而没有造成CD4 T细胞数量的明显变化。但隐藏在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的HIV变异株和整合的前病毒未受到免疫攻击而潜伏下来。在以后的某一时候,由于某些因素激活这些细胞后,潜伏在细胞内的HIV以及前病毒开始转录和复制,不断产生较高毒力的HIV变异株,在上述致CD4 T细胞减少的机制参与下,使CD4 T细胞迅速减少及耗竭,导致整个免疫系统崩溃,感染者迅速发展成AIDS患者。
    2.病理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理变化呈多样性、非特异性。主要表现有机会性感染引起的病变,淋巴结病变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1)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由于严重免疫缺陷而表现出的多种机会性病原体反复重叠感染,组织中病原体繁殖多而炎性反应少。常见有皮肤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和真菌感染以及口腔白念珠菌感染等所致的皮肤黏膜病变,肺孢子虫感染引起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分枝杆菌属感染引起的肺结核病变,等等。由于严重免疫缺陷,可有卡波齐肉瘤、淋巴瘤或其他全身恶性肿瘤发生。这些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均可表现为相应的组织病理改变。
    (2)淋巴结病变:包括反应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①反应性病变:早期多为滤泡增生性淋巴结肿大,主要是淋巴结生发中心发生淋巴滤泡增生、增大、融合。然后是弥漫性淋巴细胞增生,滤泡生发中心模糊不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从而成为混有淋巴细胞的免疫母细胞巢。继之为淋巴结纤维性变,正常结构消失,代之以纤维水肿或纤维变,含有浆细胞、免疫母细胞性组织细胞、少量淋巴细胞。②肿瘤性病变:包括卡波齐肉瘤及其他淋巴瘤,意味着病情已发展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阶段。
    (3)中枢神经系统病变:HIV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变化主要为胶质细胞增生,灶状坏死,血管周围炎性浸润,合胞体形成及脱髓鞘现象等。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临床分型  关于CDCl993年修订的在青少年(年龄≥13岁)和成人中HIV感染分类及艾滋病(AIDS)诊断标准,采用了临床分型结合CD4   T细胞计数的分类方法(MMWR,1992,41/RR-17)。其主要内容为:根据HIV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分为A、B、C三型。
    (1)临床A型:见于以下3种临床特征中的一种:①急性(初次)HIV感染,有类似流感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②无症状性HIV感染;③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PGL)。
    (2)临床B型:罹患下述一种非特异的症状(或病征),主要包括:①杆菌性血管瘤;②口腔念珠菌病;③慢性、复发性或对治疗反应差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④宫颈(中或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⑤持续1个月以上的全身性症状如发热(38.5℃)或腹泻;⑥口腔毛状白斑病;⑦多发性或复发性的皮肤带状疱疹;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⑨李司忒菌病;⑩主要合并输卵管卵巢脓肿的盆腔炎性疾病;周围神经疾病。以上其中的任何一种病征,或与HIV感染后的细胞免疫缺陷相关,但均不符合AIDS病期的诊断标准,也不同于A型临床特征。其中一些病征在过去又称为AIDS相关综合征(ARC)。
    (3)临床C型:即AIDS病期。包括25种AIDS指征的疾病,凡罹患其中之一的HIV抗体阳性者,即可诊断为AIDS,分别是:气管、支气管或肺的念珠菌病;食管念珠菌病;浸润性宫颈癌;弥漫性或肺外的球孢子菌病;肺外隐球菌病;慢性肠道隐孢子病(病程>1个月);除肝、脾、淋巴结以外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并发失明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HIV相关的脑病;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慢性口腔溃疡(病程>1个月),或支气管炎、肺炎及食管炎;弥漫性或肺外的组织胞浆菌病;慢性肠道孢子球虫病(病程>1个月);卡波济肉瘤;伯基特淋巴瘤;免疫母细胞型淋巴瘤;原发性脑淋巴瘤;弥漫性或肺外的鸟型分枝杆菌病;肺部或肺外的结核病;弥漫性或肺外的其它分枝杆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复发性肺炎;进行性多发性脑白质病;反复发生的沙门菌败血症;脑弓形虫病; HIV相关的消瘦综合征。
    根据CD4 T细胞的计数结果将每种临床类型又分为三个亚型(表1,2),并规定凡CD4 T细胞<200/μl或<14%淋巴细胞总数的HIV感染者也均按AIDS病例报告。
    2.临床表现
    (1)急性感染:1985年Cooper等在澳大利亚悉尼,对1000例同性恋患者进行随诊,发现在12例同性恋中的11例其抗HIV抗体转阳性前有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的表现。同样的情况在一些AIDS高危人群中发现了,包括医务人员被污染了HIV感染血的针头误伤后亦有类似的临床表现,这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生率还不太清楚,估计在HIV感染患者中有1/3~2/3,各家报道不一,有低有高。漏报或未及时发现和诊断可能是其原因。
    急性期的症状非特异。接触HIV后至发病的时间1~6周。发热、出汗、乏力、肌痛、畏食、恶心、腹泻和无渗出的咽炎,常常是主要临床表现。有些患者有头痛、怕光和虚性脑膜炎。1/4~1/2的患者躯干出现皮疹,可以是斑丘疹、玫瑰疹或荨麻疹。除了无菌性脑膜炎外,神经系统方面,少数人可以出现脑炎、周围神经炎和急性进展性多发性神经炎(guillian barre syndrome),体检:颈、腋、枕部有肿大的淋巴结,皮疹或偶肝脾肿大,个别有口腔食管溃疡或念珠菌感染。
    (2)早期(相当于无症状的HIV感染):一般无特殊症状,但有些患者有持续性全身淋巴结病。早在1980年纽约和旧金山的临床医师已发现同性恋患者有持续性全身淋巴结病,提出这是HIV感染的前驱表现。这类淋巴结肿大常常是对称的,以颈、枕和腋等多见,找不出其它原因。淋巴结直径0.5~2cm,不痛亦无压痛。淋巴结穿刺或活检病理报为滤泡增生,无其它特殊病变。由于这类病人人数增加,并过一段时间后发展成AIDS,因此将持续全身淋巴结病和AIDS联系起来,认为是一种早期HIV感染的体征。
    (3)中期(相当于AIDS related complex,ARC):除了有持续性全身淋巴结病外,尚有非特异性全身症状、口腔念珠菌感染、毛状白斑症和非特异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①非特异性全身症状:感染HIV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无任何临床症状,少数人有非特异性的症状。最多的是易疲劳,需减少正常活动量。低热、夜间盗汗和间歇性腹泻较多见。忧虑和情绪低落是患者对怀疑自己有HIV感染的一种正常反应。
    高危人群如出现长期低热、盗汗、腹泻、消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很多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早期仅有上述症状而无呼吸道症状;播散性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亦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胸片常对诊断有帮助。长期腹泻患者,要查大便以除外肠道致病菌和隐孢子虫感染。仔细做神经系统检查有时可以发现局灶和脑部的病损。
    ②口腔念珠菌感染:HIV感染可以合并有严重的口腔食道念珠菌感染。随着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尤其是CD4的T淋巴细胞总数下降至(0.2~0.3)×109/L后,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增加。常见的是鹅口疮,在软腭、硬腭、舌和颊黏膜上有白斑,诊断主要依靠临床,亦可取白斑做涂片或培养,必要时可用活检,但抗真菌药物治疗常有助诊断。
    ③毛状白斑症:最早由Greenspan等于1984年描述本病。主要特点是HIV感染者具有独特的口腔黏膜病损。最初是在一些同性恋中被描述,以后发现其他HIV感染者中,发病的情况85%在进展至AIDS后2年。发病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是可能和EBV在舌和颊黏膜角化上皮细胞中复制有关。毛状白斑症的诊断主要靠临床所见,白斑不能刮去,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活检的组织中可以发现EBV,毛状白斑症患者无不适症状,但有味觉减退,妨碍进食。严重者有牙龈炎和牙周炎,常很痛,口腔内有臭味,有牙龈出血、牙脱落、黏膜可见坏死溃疡。在牙龈活检组织中可以培养出需氧和厌氧菌,本病为一慢性感染过程,如局部用抗生素或灭滴灵治疗可以控制一些病例。    
    ④非特异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初是在HIV高危人群中特别是同性恋患者中发现,常和全身淋巴结肿大并存。后来于纽约地区静脉药瘾中单独出现血小板减少症。5%~15%抗HIV(+)者有持续血小板减少,一般<100×109/L,个别<50×109/L,临床表现皮肤容易有皮下血肿,出血点,牙龈出血,出血时间延长,但大部患者无症状,只是常规检查时发现血小板计数低。严重者可有消化道出血或脑出血,但较罕见。发生的机制认为和血小板在外周血中损伤过多造成,因为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增生。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小板表面可能是血小板易被破坏的原因之一,患者常有脾肿大,诊断时要注意与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鉴别,特别是在静脉药瘾者和酒精中毒者中,由于消耗性血小板减少或脾对血小板的损耗,有些患者同时合并有贫血和白细胞减少,对已有血小板减少者,用药要注意,利福平等要慎用。轻度血小板减少可以继续观察,严重者可以输血小板。
    (4)晚期(相当于AIDS期):这一期和早期无症状HIV感染的区别,前者无任何症状,亦无机会性感染,而至AIDS期辅助性T淋巴细胞已明显下降,多伴有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亦可有恶液质和痴呆。较中期病情重,合并感染多。机会性感染中最多见的是细菌性感染:有革兰阳性球菌或革兰阴性杆菌,还有结核杆菌和鸟型分枝杆菌等。病毒性感染可以有乙丙型肝炎病毒(HBV、HCV)、单纯疱疹病毒(HSV)、带状疱疹病毒(HZV)、EBV及CMV。真菌感染有隐球菌、念珠菌和组织胞浆菌。原虫感染有卡氏肺孢子虫、弓形虫和隐孢子虫病等。其它尚有梅毒、淋病、衣原体等性传播的疾病。恶性肿瘤有Kaposi肉瘤,淋巴瘤等。痴呆和恶液质由于脑细胞亦受HIV侵犯破坏,临床表现年轻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无定向力,亦无逻辑性的典型痴呆。至于恶液质由于慢性消耗,患者消瘦明显,加上合并机会性感染,可在短时间内出现。下面按各主要脏器分别叙述晚期HIV感染或称AIDS期的临床表现。
    ①肺:革兰阳性球菌 或革兰阴性杆菌 引起的细菌性肺部感染,常常是急性起病,70%患者有胸痛,其他有发热、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体征有湿啰音。肺结核在HIV感染中常见,是全身播散感染的一部分,但病情进展较一般常见的加快,体征亦不多。肺部隐球菌感染常是全身感染的一部分。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起病隐袭临床有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活动后气短,严重者静止时亦有明显紫绀、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呼吸衰竭。美国约65%的AIDS患者有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在发展中国家AIDS患者发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和美国比相对要低,亦可能由于漏诊或未上报。肺部Kaposi肉瘤可以是原发性的,亦可以是全身肿瘤的一部分。常合并有胸液,但很少胸痛。
    关于肺部各种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靠胸片和痰的涂片培养,细菌性肺炎和肺结核可以通过痰涂片结合胸片来鉴别。肺部隐球菌常可以通过隐球菌脑膜炎从脑脊液中找到隐球菌而有助诊断。至于卡氏肺孢子虫和Kaposi肉瘤,必要时需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从肺泡灌洗液中找或取肺组织活检。
    ②胃肠道:除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胃肠道症状外,AIDS患者食管和胃肠还可由局部感染引起的症状。
食管病变:食管炎可由念珠菌、CMV、HSV等引起。在美国约3%的AIDS患者是通过纤维内镜发现食管念珠菌感染而诊断的。临床有吞咽困难或疼痛、胸骨后痛、恶心、厌食和体重下降,如咽部有念珠菌感染则对食管炎的诊断有帮助。CMV食管炎常常有多个食管大浅溃疡,而HSV常表现是多个深溃疡。纤维内镜不仅对病变鉴别诊断有帮助,还可以取材作培养及活检,对确诊食管Kaposi肉瘤、淋巴瘤和癌均有帮助。
    胃的病变:常见症状是恶心、厌食、呕吐、呕血和中上腹痛。钡餐及纤维内镜对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的Kaposi肉瘤和癌等可以通过活检明确诊断。
    肝胆系统:由于HBV、HCV等均由血液传染,因此在AIDS患者中肝炎很普遍。临床上有上腹痛,肝、脾大,肝功能不正常。另外肝脏鸟型分枝杆菌感染、Kaposi肉瘤也较常见。通过肝穿刺可以明确对肝炎、肝结核和Kaposi肉瘤等的诊断。胆囊炎合并隐孢子虫病和CMV感染常有餐后右上腹痛、发热和局部压痛,超声和CT可见胆囊肿大等典型的改变。乳头肌狭窄和硬化性胆管炎在AIDS患者中发生率增多,表现右上腹痛和压痛、发热、碱性磷酸酶升高,B超声可见肝内外胆管扩张。Cello等报道用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检查不仅明确了诊断,还可做乳头肌切开术进行治疗。肠炎,下胃肠道感染有细菌、寄生虫、病毒等,如沙门菌、志贺菌、分枝杆菌、隐孢子虫病、阿米巴、贾第兰鞭毛虫、CMV等引起的肠炎。淋球菌、衣原体和梅毒引起的直肠炎,通过大便培养和活检可以有助鉴别诊断。
    ③泌尿系统:是否有与AIDS相关的肾炎至今仍有争议。临床表现主要有蛋白尿。回顾性分析发现患者有静脉药瘾史者肾病的发生率高。肾穿刺病理改变有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和肾小球肾炎。有1例报道在肾穿刺切片的细胞核和胞浆内有包涵体,提示肾脏病变可能和病毒有关。这类肾病血液透析效果并不好,可能是因为血液透析激活了细胞免疫,反而加重了肾的病变。
    ④神经系统:20%~40%的AIDS患者有周围神经炎。症状可以出现在疾病的各期,最常见是双足对称性的感觉减退或麻木,像鞋套样。有些患者轻触有痛感,特别在HIV感染进展时。另外还有急性或慢性炎性脱髓鞘多发神经病变(guillain barre syndrome),前者见于HIV感染早期,后者见于晚期。症状开始有活动无力,以后有些感觉改变。体检发现肌无力和反射弱,脑脊液蛋白增高,淋巴细胞增多。神经活检可见单核细胞浸润和脱髓鞘的改变。脑弓形虫病:临床有头痛和局灶症状如抽风、偏瘫等,腰穿及CT可以有助明确诊断,亦可查弓形虫抗体,有些患者在CT发现病变后需作脑活检以发现病原体。隐球菌脑膜炎:在静脉药瘾者中多见。症状常不特异,80%反复发热、盗汗、乏力和头痛,少数有严重头痛、怕光和脑膜刺激征,亦有抽风、脑神经受损或偏瘫。诊断主要依据脑脊液中找到隐球菌。
    ⑤皮肤黏膜:口腔念珠菌感染较多见。

并发症

并发症:
    1.机会性感染
    (1)原虫感染:①弓形体病:常有头痛、发热、脑膜脑炎、视网膜脉络膜炎等,诊断主要靠检测血中抗弓形体IgM抗体(+)或头颅CT见典型环圈状病变。②隐孢子虫肠炎:主要有腹泻,为水样便,有时量很多,可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2)细菌性感染:有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常继发于一些并发症,最多见的是结核杆菌和鸟型分支杆菌,临床肺结核进展很快,可见空洞和痰菌阳性,治疗较困难亦有全身播散性结核。
    (3)真菌感染:①常见口腔念珠菌感染,亦有食管气管或结肠念珠菌感染;②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近年发现卡氏肺孢子虫的DNA更像真菌,因此将之归在真菌性感染。主要表现为低热、干咳少痰,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体检有轻度紫绀,两肺偶有痰鸣音,很少闻及湿啰音,血气氧分压下降明显,胸片可见肺纹理增多,或斑片阴影,严重时两肺有大片融合阴影呈毛玻璃状,若作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检查可找到卡式肺囊虫滋养体和包囊;③隐球菌脑膜炎及组织胞浆菌或青霉素的全身性感染亦屡见报道。
    (4)病毒性感染:可见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单纯疱疹病毒(HSV)、带状疱疹病毒(HZV)、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等感染。
    2.恶性肿瘤
    (1)卡波济肉瘤:可在皮肤或黏膜上包括肺和食道胃肠均可见,诊断需靠活检做病理检查。
    (2)淋巴瘤:常有持续发热,全身淋巴结肿大,诊断亦要靠活检送病理。
    3.常见营养不良  由于发热、腹泻各种感染或肿瘤消耗过多,而患者又食欲减退,时间长会造成营养不良甚至于恶液质。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常有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呈轻度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常降至4.0×109/L以下。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加,有核左移现象。少数表现为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多<1.0×109/L 。有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含空泡的单核细胞出现。血小板一般无变化,一旦有变化,血小板可明显减少。
    2.免疫学变化  以细胞免疫系统变化为主,其特征如下。
    (1)淋巴细胞亚群检查:CD4 T细胞减少,CD4/CD8比例下降,正常人CD4/CD8之比为1.75~2.1,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常<1.0。
    (2)T细胞功能下降: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皮试阴性。体外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刺激时,淋巴细胞转化降低。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降低。T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减少。
    (3)B细胞功能失调:有不同程度的免疫球蛋白及免疫复合物升高。出现自身抗体,如产生RF、抗核抗体和抗淋巴细胞抗体等。
    (4)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下降。
    3.β2 -微球蛋白和新蝶呤(neopterin)  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β2微球蛋白和新蝶呤。它们是被激活的巨噬细胞的产物,其血清水平的升高意味着免疫激活,具有与CD4 T细胞绝对计数、淋巴细胞百分率、CD4/CD8细胞比例下降同样的临床意义,即预示病情进展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4.淋巴结活检  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高发地区及高危人群中,对腹股沟以外部位的淋巴结肿大,特别是持续性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人普遍进行淋巴结活检是重要的措施,可见到淋巴结的反应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等非特异的、但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的病理表现。有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表浅淋巴结消失,不易做活检。
    5.其他  小便检查常有蛋白尿。血中肌酸酐和尿素氮可升高。
    6.病原学检查
    (1)HIV-1的病原学检查:
    ①HIV-1血清抗体的检测:包括抗-gp120及抗-P24,大多数HIV-1感染者在3个月内血清抗体阳转。因而,测定血清抗体是目前确定有无HIV感染的最简便、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常用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免疫荧光测定(IFA),放射免疫试验(RIA)等。一般多用ELISA法作初查,其灵敏性为99.5%。但由于它是用HIV-1作为抗原进行检测,与淋巴细胞抗原有交叉抗体,可有假阳性出现。故对初查阳性者,再用硝酸纤维膜免疫印迹试验(Westen blot,WB)确认。
    硝酸纤维膜杂交试验特异性强,假阳性率极低。其诊断标准是:如ELISA连续两次阳性,且WB检测出现p24,gp41,gp120或gp160条带中任何两条条带阳性者,则可确认为HIV感染。如没有两条条带阳性者,则只能诊为“未定型”(indeterminate pattern)。这时可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特异的病毒核酸,或继续密切观察,反复作上述检测,以明确诊断。
    ②检测病毒抗原:由于抗体出现晚于抗原,因而不能早期诊断。如果在抗HIV-1阳转之前的窗口期筛选献血员,就会出现假阴性,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筛选献血员最好加测病毒抗原。通常检测P24,其灵敏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既有助于早期诊断,也可用于献血员筛选、药物疗效考核等。
    ③检测病毒核酸:在抗HIV-1阳转之前的窗口期,还可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HIV RNA。此法灵敏度更高,检测周期短,也有助于早期发现、献血员筛选、药物疗效考核等。但操作必须十分小心,防止污染,以避免假阳性。
    ④病毒分离和培养:从患者的淋巴细胞、血液、精液及其他体液中均可分离出病毒,阳性率较高,反复多次分离阳性率可达100%。分离的病毒可用CD4 T细胞培养。但方法复杂,成本较高,一般只用于实验室研究。分离或培养到HIV均为确诊的依据。
    (2)HIV-2的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发现约80%的HIV- 1和HIV-2感染之间存在交叉反应。故用于检测HIV-1感染的ELISA和RIBA法难以确定HIV-2感染。特别是发生了HIV-l和HIV-2双重感染时,使诊断更为困难。不过,HIV-2特异的ELISA及WB法药盒现已有商品出售。在HIV-2流行区,可在检测HIV-1的基础上,先用HIV-2特异的ELISA药盒区别HIV-1和HIV-2感染,再用HIV-2特异的WB法作确认试验。在非流行区,当HIV-1试验阳性或弱阳性,而WB法不明确或阴性,或临床怀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而HIV-1试验弱阳性、WB法阴性时,也要用HIV-2特异的ELISA药盒检测,以明确诊断。
    近来为了节省时间和经费,大部分试剂盒厂家和血库采用HIV-1和HIV-2抗体联合测定。联合测定的ELISA模式与HIV-1抗体测定相同,不同的是在包被固相载体时用HIV-1和HIV-2二种抗原的混合物替代单一的HIV-1抗原。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本病极易并发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并常死于这些并发症。因此,对本病患者进行胸部及胃肠道X线检查,及早作出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诊断,对及时治疗和延长患者的生命是十分重要的。
    1.胸部X线检查  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有卡氏肺孢菌肺炎,恶性肿瘤有卡波齐(Kaposi)肉瘤。
    (1)卡氏肺孢菌肺炎:典型X线表现是:初起时两肺先出现混合性肺泡及间质炎性改变,以肺门周围散在性网状结节样间质浸润为主,从肺门向外扩展。随后在数日内病变进入肺泡,发展成肺泡性实变,在肺野内形成均匀斑片状实变影,其间夹杂有广泛性或局灶性肺气肿或小段肺不张,以肺外围最明显。呈粗糙的或细颗粒状的“毛玻璃样”表现,病变可仅限于一个肺叶,也可弥漫分布。有时片状阴影可融合成大片状均匀致密的浸润影,呈向心性分布,与肺水肿的X线特征很相似。也可在“毛玻璃样”背景上出现结节状病灶。在肺周围还可有条状阴影,有些则仅表现为粗结节阴影。但这些X线表现没有特异性,确诊需要反复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找到病原。不典型X线表现有:肺大叶性实变,可一叶也可多叶实变;肺空腔形成或胸腔积液;肺泡内渗出物亦可钙化等。应注意与肺结核或肺部真菌感染相鉴别。胸内淋巴结增大,主要是位于纵隔、右气管旁及两侧肺门的淋巴结增大。有的病例甚至无呼吸系统症状出现,而仅于X线片上显示胸内淋巴结增大,以后才被证实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此种X线表现强烈提示肺内有严重感染或肿瘤存在,需作纤维支气管镜或淋巴结活检。
    (2)卡波齐肉瘤:最常见的X线异常是肺间质浸润,约占肺卡波齐肉瘤患者的80%。此外,可见肺野内直径<1cm的、境界不清楚的多发性小结节影及明显的条状阴影。常伴有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增大,也可有胸腔积液。当X线表现不明显时,CT检查有助诊断。
    2.消化道X线检查  胃肠道机会性感染主要的病原体是巨细胞病毒,恶性肿瘤仍以卡波齐肉瘤为常见。
    (1)巨细胞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可侵犯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但以结肠最为常见,个别病例可累及整个胃肠道。巨细胞病毒性食管炎或胃炎在X线片上表现为黏膜皱襞肿胀,小的充盈缺损及浅表溃疡或糜烂等。巨细胞病毒性结肠炎病变有散在性及局灶性两种。散在性者病变侵犯整个胃肠道,但程度不一。钡灌肠示结肠袋形消失,肠腔轻度狭窄,肠黏膜可有肉芽肿、糜烂及浅表溃疡等。节段性者以侵犯盲肠及末端回肠为主。X线造影显示盲肠痉挛,黏膜皱襞不规则增厚及表浅的鹅口疮样溃疡,但应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X线表现相鉴别。上述X线表现均为非特异性的,应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必要时应配合内镜加活检以确诊。
    (2)卡波齐肉瘤:卡波齐肉瘤可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食管卡波齐肉瘤在X线片上显示食管中段呈多发性腔内息肉样病变。胃卡波齐肉瘤表现为胃远端散在性、多发性无蒂的黏膜下缺损,轮廓光滑,直径几毫米至几厘米。少数病变中央有钡剂积聚,显示“牛眼征”,在充气扩张的胃内还可见不规则增厚的黏膜皱襞。十二指肠卡波齐肉瘤为球部内黏膜下结节或轻度斑片状隆起。小肠卡波齐肉瘤为多发性结节伴中央溃疡。结肠卡波齐肉瘤以直肠最明显,表现为整个结肠黏膜下散在的结节状充盈缺损,直径几毫米至几厘米不等。较晚期患者结节融合和环形浸润肠壁,使直肠狭窄和僵直。

诊断

诊断:凡出现长期不明原因发热、全身不适、腹泻、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红斑样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等体征;或出现常人不易患的感染,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查显示CD4 T细胞减少,CD4/CD8细胞比例倒置时,应想到本病可能。如系高危人群出现上述情况,应高度怀疑本病,及时做病原学检查。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对实验室检测HIV感染阳性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分类。
    我国为防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需要,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借鉴WHO和美国CDC的有关HIV感染分类和AIDS诊断标准,于1996年制定了我国HIV感染和AIDS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分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感染及AIDS病等。
    1.急性HIV感染
    (1)流行病学史:①同性恋或异性恋者有多个性伴侣史,或配偶或性伴侣抗HIV抗体阳性。②静脉吸毒史。③用过进口的因子Ⅷ等血液制品。④与HIV/AIDS患者有密切接触史。⑤有过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性病史。⑥出国史。⑦抗HIV抗体阳性者所生的子女。⑧输入未经抗HIV检测的血液。
    (2)临床表现:①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②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脑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③颈、腋及枕部有肿大淋巴结,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④肝、脾大
    (3)实验室检查:①外周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总数起病后下降,以后淋巴细胞总数上升可见异型淋巴细胞。②CD4/CD8比值>1。③抗HIV抗体由阴性转阳性者,一般经2~3个月才阳转,最长可达6个月,在感染窗口期抗体阴性。④少数患者初期血液P24抗原阳性。
    2.无症状HIV感染
    (1)流行病学史:同急性HIV感染。
    (2)临床表现:常无任何症状及体征。
    (3)实验室检查:①抗HIV抗体阳性,经确认试验证实者。②CD4淋巴细胞总数正常或逐年下降,CD4/CD8>1。③血液P24抗原阴性。
    3.AIDS
    (1)流行病学史:同急性HIV感染。
    (2)临床表现:①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②持续不规则低热>1个月。③持续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1cm)。④慢性腹泻>4次/d,3个月内体重下降>10%。⑤合并有口腔假丝酵母菌(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孢菌肺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弓形虫病,隐球菌脑膜炎,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皮肤黏膜的卡波齐肉瘤,淋巴瘤等。⑥中、青年患者出现痴呆症。
    (3)实验室检查:①抗HIV抗体阳性经确认试验证实者。②p24抗原阳性(有条件单位可查)。③CD4 淋巴细胞总数0.2×109/L或(0.2~0.5)×109/L。④CD4/CD8<1。⑧白细胞、血红蛋白下降。⑥β2微球蛋白水平增高。⑦可找到上述各种合并感染的病原学或肿瘤的病理依据。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与许多疾病相混淆。
    1.本病急性期应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结缔组织疾病等相鉴别。
    2.淋巴结肿大应与血液系统疾病相鉴别,特别要注意与良性性病性淋巴结病综合征相鉴别。后者淋巴结活检为良性反应性滤泡增生,血清学检查提示多种病毒感染。
    3.本病的免疫缺陷改变须与先天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相鉴别。
    详细询问病史,根据高危人群,出现一般人不易患的疾病,本病鉴别诊断一般不难。病原学检查是主要的鉴别手段。

治疗

治疗:
    1.抗HIV病毒的药物  用药时机患者血液中CD4<350mm3式HIVRNA>5万拷贝/ml时开始联合用药治疗。可取2个NRTI+1个PI,或1个NRTI+1个NNRTI+1个PI或2个PI等,多种模式。
    (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
    ①叠氮脱氧胸苷(azidothymidine AZT)又名(zidovudine ZDV):其作用机制是抑制逆转录酶,减少HIV的复制,短暂使CD4淋巴细胞增加,延长进展至AIDS的存活期;早期应用可减少痴呆的发生率。近年发现在抗HIV阳性的妇女,如和lamivudine(3TC)合用,可减少母婴垂直传播感染。副作用是周围血白细胞和粒细胞减少,还有贫血,胃肠不适,头痛和肌炎等。剂量为200~800mg/d分次服。
    ②双脱氧肌苷(dideoxyinosine,DDI):作用机制是抑制逆转录酶,减少病毒复制,副作用可发生致命性胰腺炎,另外尚有周围神经炎,后者于停药后可逆转,亦可导致药物性肝炎。临床用药指征是对AZT不能耐受,或用AZT后病情加重者。DDI亦有耐药发生,但较AZT少。剂量250mg,2次/d。
    ③双脱氧胞苷(dideoxycytidine,DDC):在体外培养中作用同DDI,作用机制亦是抑制逆转录酶。副作用有皮疹,胃炎,肌痛,关节炎,发热,迟发性神经炎,胰腺炎和食管溃疡。副作用的发生和用药剂量相关。剂量0.75mg ,3次/d。
    ④D4T(stavudine):作用机制同上,美国食品药物管理署(FDA)于1992年11月批准为第4种抗HIV药物,临床作用很像DDI,但有较好耐受性,与AZT有拮抗作用,如与DDI或DDC合用可使周围神经炎的情况加重。剂量40mg,2次/d。
    ⑤拉米呋定(lamivudine ,3TC):亦是逆转录酶抑制剂,单独应用很快产生耐药性,和AZT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剂量150mg,2~3次/d。
    ⑥ABC(abacavir):作用机制同上,剂量300mg,2次/d。
    (2)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s):
    ①nevirapine:可减少HIV-1 RNA水平1.0~1.5 个log10,但单用此药后6~20周病毒变异对之产生耐药性。剂量200mg ,2次/d。
    ②efavirenz:剂量600mg,1次/d。
    ③delavirdine mesylate:剂量400mg,3次/d。
    (3)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s):目前已知有5种蛋白酶抑制剂,它们能抑制病毒复制约99%,其降血浆中病毒较AZT强,这些药如联合核苷类或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两者有协同作用。剂量:
    ①saquinavir 600mg,3次/d
    ②ritonavir 600mg,3次/d
    ③indinavir 800mg,3次/d
    ④nelfinavir 750mg,2~3次/d
    ⑤amprenavir 1200mg,2次/d
    2.阻断HIV和CD4细胞结合  重组可溶性CD4,半衰期仅数秒钟,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最近有一种rCD4-IgG(immunoadesis)是将2个rCD4和IgG的Fc端相连,在体外实验中用luM→5uM可抑制HIV的复制,目前仍在实验室研究中。
    3.中药  小柴胡汤、黄芩提取物,在体外实验都有抑制HIV-1逆转录酶的作用,黄芩提取物效果最强。目前仍在实验研究阶段,估计不久将用于临床。
    4.各种机会性感染的病因治疗  HIV感染者由于免疫缺陷,最终都会发生机会性感染,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据尸检分析,90%以上的艾滋病患者死于机会性感染。因此,HIV本身目前虽然尚无特效治疗,如能治疗机会性感染亦同样可以延长其生命,降低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
    (1)抗原虫治疗:
    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复方新诺明是首选药物,其成分为每片含TMP 80mg、SMZ 400mg,用量复方新诺明2片,4次/d,一般用6~8周。个别AIDS患者CD4细胞<0.2×109/L者,需口服维持量2~4片/d。长期用药的副作用有皮疹、发热、周围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肝功能异常。如用7~10天后效果不佳者,应加用或改用其他药物。戊烷脒(pentamidine):剂量4mg/(kg•d),溶于150~200ml的5%葡萄糖液中缓慢静脉滴注(>1 h),如注射太快可发生血压下降,有效率60%~80%。对复方新诺明治疗无效者,戊烷脒效果也差。副作用有肾功能不全、血白细胞减少、低血糖、低血钙、肝功能不正常和位置性低血压等。目前主张采用雾化吸入,以戊烷脒600mg溶于6ml无菌水中,雾化吸入20min(估计吸入量为300mg),1次/d,连续用3周,对轻症的PCP效果比较好。
    ②弓形虫病:常用乙胺嘧啶和磺胺嘧啶联合治疗,对弓形虫包囊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因此复发率较高。剂量:成人乙胺嘧啶首剂75mg,以后25mg,1~2次/d [儿童1mg /(kg•d)];磺胺嘧啶4~6g/d,分4次口服,疗程4周或更长,儿童150mg/(kg•d)。
    副作用有药物疹、发热及骨髓抑制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可口服叶酸预防。亦可用乙胺嘧啶加复方新诺明或加乙酰螺旋霉素或氯林可霉素联合治疗。
    ③隐孢子虫肠炎:可用螺旋霉素1g,分3~4次/d口服,疗程3~6周。可使症状减轻,但不能清除虫体。亦可用甲硝唑加氯林可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
    (2)抗真菌治疗:
    ①隐球菌脑膜炎:首选两性霉素B。首剂由1mg/d开始,逐步增加至25~30mg/d,静脉缓慢点滴。常与5-氟胞嘧啶100mg/(kg•d)(联合应用),分次口服,联合治疗至脑脊液涂片多次隐球菌(-),才减量和缓慢停药,两性霉素B总量2.5~3g。副作用有肝、肾功能受损,电解质血钾低和心肌受损。近年来有氟康唑(fluconazole)等咪唑类药物,它们能较好透过血脑屏障。剂量200~600mg/d,分2~3次静脉点滴或口服。因为咪康唑有引起心律失常的副作用,临床多用氟康唑。最近有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发热等不良反应较少,剂量50~150mg/d。
    ②念珠菌性口腔和咽炎:可用制霉菌素或甘油和蜂蜜的混悬液局部涂擦。如食管亦有念珠菌感染,可口服制霉菌素的混悬液。有些AIDS患者反复发作可间断用药。或口服氟康唑100~200mg,1次/d。
    ③组织胞浆菌病:常通过活检病理诊断,治疗同隐球菌脑膜炎,可用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等联合用药。
    (3)抗病毒疗法:
    ①疱疹病毒感染:CMV、HSV、EBV、HZV等疱疹病毒除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生殖器疱疹外,还可引起严重的全身播散性感染。可用无环鸟苷治疗,剂量200mg/次,5次/d,口服,疗程10~15天。严重患者可用无环鸟苷静滴800~1200mg/d,疗程7~10天。亦可用更昔洛韦,剂量5mg/(kg•12h),2次/d,静脉点滴1h,疗程2~3周,该药主要用于CMV视网膜炎的严重感染,其副作用有可逆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②肝炎病毒:HCV或HBV感染,可用干扰素治疗,特别对早期丙肝,但只有30%~40%有效。HBV如有活动ALT升高者可用拉米呋定100mg,1次/d,口服。
    (4)抗细菌性感染疗法:
    ①抗结核和胞内鸟型分枝杆菌治疗:胞内鸟型分枝杆菌在AIDS患者常引起播散性感染,治疗很困难。目前推荐的治疗药物为环丙沙星(250~750mg/d,口服),利福平(450~600mg/d,口服),乙胺丁醇(250mg,3次/d,口服),异菸肼(300~600mg/d,口服)等,疗程6~12个月或更长。如肝功正常亦可考虑加用吡嗪酰胺(0.5g,3次/d,口服)。因抗结核药对肝、肾有损害,故服药期间要定期查肝、肾功能。
    ②其它革兰阳性 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MRSA耐药金葡萄菌感染首选万古霉素;如系单纯G-杆菌感染,可用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唑啉或头孢氨噻肟;绿脓杆菌感染则可选头孢他啶或环丙沙星。如系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复数菌感染,则可联合使用2种抗生素或选头孢第2~3代、西力欣或先锋美他醇、头孢他定加氨基糖苷类。如为产ESBL的革兰阴性杆菌则应用头孢菌素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伊米培南加西司他丁美洛培南,如为产AMPc酶的革兰阴性 杆菌可用第4代头孢菌素或伊米增南、美洛培南等。
    (5)对并发恶性肿瘤的治疗:
    ①卡波济肉瘤(Kaposi肉瘤):可用长春新碱,或长春碱阿霉素,或博来霉素联合治疗,亦可再加用α-干扰素,偶有用放疗的,但外科手术效果不好。
    ②淋巴瘤:除上述化疗药物外,亦可用泼尼松,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
    (6)对症治疗:加强营养,不能口服者可用胃肠高营养或静脉高营养,贫血或白细胞、血小板低者可输成分血,血浆白蛋白低者可输白蛋白血浆。患者常有忧郁绝望等表现,需进行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特殊治疗。其它如吸氧、补液和纠正电解质平衡,以及恶液质和痴呆的皮肤黏膜洗洁护理等,应和其他危重患者一样,不应对之抱有歧视的态度。

预后

预后:艾滋病病情险恶,死亡率高。在出现症状一定时间内,几乎100%死亡。据统计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者为36%,2年内死亡者为51%,3年存活率为4.2%,4年存活率仅1.4%。并发肾脏病变者,病情发展更为迅速,可迅速死亡。抗原检测阳性及血培养HIV阳性者预后均差。实际上有不少病人在确诊前即已死亡。

预防

预防:由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主要通过性接触、注射途径、血或血制品及围产期传播,尤以注射吸毒和性传播更为严重。预防原则是避免直接接触HIV感染者的血液、唾液、泪水、乳汁、尿液、粪便、精液及阴道分泌物等,下列预防措施可供参考。
    1.避免性接触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肛门或阴道性交均可造成直肠或阴道黏膜破损,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可通过破损的黏膜进入血液循环而传染给对方。加强与HIV及AIDS有关的性知识、性行为的健康教育,洁身自好,防止与HIV感染者发生性接触。坚决取缔并严厉打击卖淫、嫖娼等丑恶行为。
    2.防止注射途径的传播  严禁吸毒,特别是注射吸毒。加强缉毒、戒毒工作,强化毒害教育,消除毒患。不共用针头、注射器及药物,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及针灸针等。防止被HIV污染的针头或器械刺伤。
    3.加强血制品管理  加强血制品市场的管理,所有血液、血浆等血制品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血站统一采血、检测、供血,严禁非法采、供血。国家有关执法部门应坚决取缔地下血站,严厉打击地下血头、血霸。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体检,包括进行HIV抗体检测。高危人群应禁止捐献全血、血浆、器官、组织或精液。严禁从国外进口各类血制品,包括全血、血浆、人体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各类血液成分等。
    4.切断母婴传播  女性HIV感染者特别是HIV-1感染者应尽量避免妊娠,以防止母婴传播。由于HIV可通过哺乳传播给婴儿,因此HIV感染的哺乳期妇女不应母乳喂养,而代之以人工喂养。
    5.加强消毒隔离措施  对于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或器械,可用有效的消毒药物,如新鲜配制的500×10-6~5000×10-6(1∶10~1∶100稀释)浓度的次氯酸钠液或1∶10稀释的含氯石灰液擦拭或浸泡。患者用过的废弃物品应消毒后再作其他处理或焚烧。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应戴手套、穿隔离衣。不慎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彻底清洗和消毒。
    6.加强宣教工作  使广大群众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有正确的认识。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牙刷、刮脸刀片、食具、盆子及毛巾等物品。
    7.加强业务培训  对防疫和医疗机构人员应进行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规范诊断和治疗,包括国际标准的治疗方案的推广,制定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治疗指导方案。
    8.HIV疫苗  研究制成有效的HIV疫苗,可能是根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希望所在。但由于HIV基因变异率高、病毒基因整合人宿主细胞、病毒直接侵犯宿主的免疫系统等特点,使HIV疫苗的研制难度大大增加。虽然国内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多种疫苗的研究,如灭活疫苗、减毒疫苗、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中和抗体疫苗,等等,但仍无成功的疫苗问世。目前国外有些较为成熟的疫苗正在进行临床前或临床实验,但多为B亚型HIV株。而我国流行的以A、B、B′亚型、C、E五型为主,因而国外研制的疫苗能否适用于我国,尚不得而知。因此,研制基于我国流行株的HIV疫苗极为重要。但从国内目前的情况看,仍然任重道远。
    9.加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监测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多数人,包括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知识缺乏了解;人们的性观念改变,随便同居,多个性伴;卖淫、嫖娼等丑恶现象重新泛滥;吸毒贩毒的逐渐蔓延;基层医疗条件的极其薄弱;以及各级医疗、卫生、防疫机构的监控工作很不平衡,等等,已造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在我国的蔓延扩散,我国HIV感染率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发病率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且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其发展的趋势极可能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因而加强我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监测,完善监测网,以便国家准确掌握疫情变化,对于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十分重要。
    (1)落实和加强疫情报告制度: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报告,应落到实处。
    (2)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我国目前的重点监测对象包括:①应用过国外的血制品的人;②与外国人有过性关系的人;③我国赴国外的留学人员、劳务人员、长期驻外人员及访问人员等;④外国长期驻华的外宾、来华旅游者、留学生、外交人员等;⑤卖淫、嫖娼及吸毒人员;⑥与HIV感染者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
    (3)加强国境检疫:禁止HIV感染者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入境。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

Copyrights 2005-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